熱浪中的“地道戰(zhàn)”
6月26日14時,地表溫度突破50℃的武陽路溫泉路口,DN500供水主管道漏水,搶修警報刺破灼熱的空氣,第一時間趕到現(xiàn)場的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城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破開地面后,發(fā)現(xiàn)地下蛛網(wǎng)般交錯的國防光纜、通訊線路讓現(xiàn)代化機(jī)械“無用武之地”,這次搶修注定成為人力與時間的“肉搏戰(zhàn)”。鎬頭、鐵鍬、甚至徒手清理,每一寸下挖都如同考古發(fā)掘,在熱浪蒸騰的基坑里“毫米級”掘進(jìn)。
15小時的“人體傳送帶”
要爭取在天亮交通高峰之前完成搶修工作。人累了,搶修工作不能停。3組搶修隊員在寬不足2米的作業(yè)坑里與時間展開接力比賽。當(dāng)27日5時晨光初現(xiàn),結(jié)滿鹽霜的工服見證了這個不眠夜——他們用指甲縫里的泥垢、安全帽里倒出的汗水,重新接上了城市“動脈”。
12小時的“管道外科手術(shù)”
僅24小時后,同一支搶修隊伍再次沖向武陽路商城段。這次等待他們的,是一場更為艱難的“大動脈置換術(shù)”。
28日凌晨5點,伴隨著一聲悶響,武陽路商城段DN500供水主干管突發(fā)爆管,高壓水流瞬間掀翻人行道磚石,湍急的水流裹挾著泥沙涌向道路,整片街區(qū)很快陷入“癱瘓”。搶修指令就是戰(zhàn)斗號角,隊員們睜開惺忪睡眼,帶著設(shè)備火速集結(jié)現(xiàn)場。
切割的火花、電鎬的震動、吊車的轟鳴在高溫中交織,嘶啞的指令、金屬的碰撞、飛濺的泥水在烈日下沸騰。
當(dāng)6月28日17時最后一顆螺栓緊固完畢,精疲力竭的隊員們癱坐在行道樹旁,手中的半瓶礦泉水已煲成溫水。72小時內(nèi),這支鐵軍接連完成了從“血管縫合”到“器官移植”的生死時速。
時間的閉環(huán),服務(wù)的循環(huán)
27日凌晨5時的收工哨音還未散盡,28日清晨5時的開工號角已然響起——時間在搶修隊員的作業(yè)表上畫了一個完美的閉環(huán)。這座城市晝夜不息的供水管網(wǎng),總有人“在線”守護(hù),“執(zhí)戟而立”。那些曬得泛紅的脖頸、沾滿泥漿的工裝、浸透汗水的反光背心,都在無聲地訴說:所謂車水馬龍、歲月靜好,應(yīng)是有人“逆流而上”。
(周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