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記者/林文通)3日下午,市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進行分組討論,市人大代表、市委常委、市紀委書記李松參加博羅代表團小組討論。會上,有人大代表反映村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難,李松建議可借鑒當地柏塘平南村經驗。
市人大代表謝惠全是博羅龍溪鎮(zhèn)岐崗村委會主任,他反映,目前,不少農村在建設污水處理設施時遇到困難,各類建筑成本加上工人工資動輒幾百萬的支出,因為資金存在缺口,所以工程進展緩慢。對此,李松表示,農村在推進這項工作時要換拉思考,不能把城市污水處理的理念硬搬到鄉(xiāng)村,這是不切實際的。
“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柏塘平南村的做法。”李松介紹,平南村污水工程投資共76萬元,于去年10月底啟動建設,花了四五十天的時間建完。工程由環(huán)??萍脊竞褪协h(huán)科所提供技術支持,而出力的是村里的勞動力,數十名村民參加了工程建設,每人每天領到100多元工錢,村民從建設中也受益,更加支持工程的建設。“污水處理問題關系到群眾的日常生活,也與當地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息息相關,所以大家一定要從實際出發(fā),因地制宜,采用生態(tài)治理的方式處理生活污水,更重要的是讓村民參與工程建設,讓村民得實惠,同時美化了村里的環(huán)境。”
討論過程中,李松也為博羅發(fā)展支招,他建議博羅要在“快”和“好”這兩個字上下功夫。“首先要認清‘快’的空間在哪里?增長點在哪里?我認為完善交通是當務之急,同時,博羅力推的旅游產業(yè)也要有所創(chuàng)新。”李松表示,當地發(fā)展絕不能“村村點火,戶戶冒煙”,要多出精品,有了發(fā)展成果更要把“好”字體現在改善民生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