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慶祝中國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(下稱“中國水務”)成立20周年暨紀錄片《淮水長安》首映儀式在淮安舉行。紀錄片以細膩的鏡頭,記錄了中國水務與淮安這座“運河之都”攜手同行的歷程,展現(xiàn)了在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進程中,央地合作的生動實踐與卓越成效,詮釋了現(xiàn)代水務企業(yè)“興水為民”的責任擔當。
整片以“改革突圍”“科技賦能”“民生守護”為脈絡,將一個個平凡卻動人的瞬間,編織成一幅溫暖而厚重的畫卷。冰天雪地中,淮安水司“劉軍維護隊”蹚著冰水搶修管道;智慧水務平臺精準調度水網,讓城市運行更高效;二次供水改造后,居民臉上綻放的笑容,成為最生動的“民生注腳”。
華東區(qū)域總部淮安水司的故事是中國水務推動優(yōu)化管理、提升服務的一個縮影,是對“水潤民心”的深刻詮釋。它讓人們看到,一座城的幸福感,往往藏在最細微的日常之中——在水龍頭的清流里,在用水無憂的踏實感里。這份溫度,不僅流淌在淮安的大街小巷,也正延伸至更遙遠的山川原野。
大別山深處的金寨縣,曾經的缺水困境一度制約著城鄉(xiāng)發(fā)展。2022年,金寨水務牽頭的金寨縣城鄉(xiāng)供水一體化項目啟動,全面接管全縣23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供水服務,覆蓋人口逾51萬。這里的挑戰(zhàn),比地圖上的距離更為曲折。地形險、管網復雜、人力不足的困難接踵而至。然而,金寨水務金水源水司營銷部經理邊磊和他的團隊選擇了迎難而上。初到金寨時,他們帶著行軍床和棉被住進鄉(xiāng)鎮(zhèn)水廠,以泡面充饑、以堅守為常態(tài)。每天步行三萬多步摸排管網,夜里伏案繪制圖紙,只為讓每一次檢修都能迅速找到關鍵位置。2024年夏季,連續(xù)強降雨引發(fā)山洪內澇、山體滑坡,供水主管網被沖毀。
邊磊帶隊“逆水”而行,冒著塌方與落石,在最危險的地段搶修管道,完成200余處搶修任務,用責任和擔當為數(shù)十萬群眾筑起用水的“生命防線”。在他的帶領下,金寨的供水服務不斷邁向更高水平。從分區(qū)計量到管網改造,從智慧水務平臺搭建到便民服務卡發(fā)放,他用一系列扎實的舉措,讓“有水喝”變?yōu)?ldquo;喝好水”,讓安全、潔凈、穩(wěn)定的供水觸手可及。金寨的實踐,是偏遠山區(qū)農村供水體系現(xiàn)代化的生動注腳。
在江淮腹地的中皖水務,一位堅守了二十八年的水務人——方梅,用腳步丈量著民生的溫度,用汗水潤澤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(shù)。自1997年加入壽縣自來水公司以來,她始終以“為公司奉獻,為群眾服務”為信念,從鉆進臭氣熏天的水表箱抄表,到在營業(yè)所里調解棘手的糾紛,她用一雙沾滿泥漬的手,守護著每一份數(shù)據(jù)的精準、每一滴清泉的安全。“沒有最好,只有更好”,是她對自己的要求。面對用戶的抱怨,她遞上一杯熱水、耐心傾聽、細致解釋;面對業(yè)務的復雜,她潛心鉆研制度、優(yōu)化流程;面對團隊建設,她以身作則、倡導微笑服務,將“首問負責制”落到實處,讓每一位群眾的問題都能妥善解決。從基層抄表員到市人大代表,方梅的每一步都鐫刻著踏實與堅韌,也折射著中皖水務人一以貫之的初心。
從淮安的智慧水務,到金寨的攻堅克難,再到中皖的堅守奉獻,不同的地理坐標、相同的使命情懷,生動展現(xiàn)了中國水務二十年奮進征程的縮影。它們如奔騰不息的清流,匯聚成新時代民生保障的“大河”,在城市與鄉(xiāng)村之間奔涌,在發(fā)展與幸福之間流淌。未來,中國水務將繼續(xù)以堅定的信念和不竭的創(chuàng)新,延展水務服務的深度與廣度,讓每一座城因水而興、每一個村因水而美,讓清泉之潤化作推動發(fā)展的澎湃動能,奔向更加壯闊的明天。(張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