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強供水項目建設。在保證生產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,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程建設進度,對標準偏低、設施老化的小型供水工程進行標準化改造,做到能入戶盡入戶,提高供水保證率達到95%以上;實施城鄉(xiāng)一體化和規(guī)?;┧こ探ㄔO,11月底基本完成解決改善1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的年度目標任務。
加快水毀設施修復。堅持農村供水抗洪抗旱保障情況周調度制度,對受損較輕的工程進行搶修,及時恢復正常供水;對受災較重、短時難以修復的工程,通過啟用備用水源臨時供水、拉水送水等措施,全力保障受災群眾生活飲用水,力爭11月底完成所有水毀設施修復。
強化工程運行管護。針對季節(jié)性缺水現象和冰凍災害天氣,及時做好預報、預警、預判、預案、預演,加強老舊工程設施維修養(yǎng)護,力爭11月底基本完成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(yǎng)護485處、服務人口106萬人、全市農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費收繳率達到95%以上的年度目標。
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常態(tài)排查。將持續(xù)開展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,發(fā)現問題并及時解決,確保水質、水量、方便程度、供水保證率四項飲水安全標準達標。同時開展秋季全覆蓋敲門入戶排查整改,及時消除風險隱患,確保群眾正常用水。
做好冬季供水保障。加大供水水源、調蓄池、輸水管網等工程設施的排查工作,指導群眾做好入戶閘閥、出水立桿、取水龍頭等保暖措施,消除冬季供水隱患,切實保障冬季供水穩(wěn)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