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來水水質的好壞,關系到千家萬戶的飲水安全。
在玉山縣樟村鎮(zhèn),該鎮(zhèn)廣源自來水廠取水口的安全,讓水廠負責人邱小軍忐忑不安。據他介紹,水廠的水質時有超標,還被檢出氟化物嚴重超標——我國規(guī)定飲用水中氟濃度必須小于1.0毫克/升,若飲用水含氟2.4~5毫克/升則可出現氟骨癥或氟中毒。
邱小軍將矛頭指向了取水口上游兩座礦山——自2013年到2018年,因取水口被尾礦廢渣堵塞填埋,每年至少得清理飲水攔河壩內廢礦、廢渣石三四次。
記者了解到,此事引起了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關注。
5月20日,上饒市人大常委會轉發(fā)了《省人大常委會2019年環(huán)保贛江行先期調研上饒市飲用水源安全暗訪情況》,明確要求玉山縣在今年8月底前整改到位。

河道“涇渭分明”
取水口現廢石廢渣
5月15日下午,玉山縣普降大雨。
新法制報記者隨同邱小軍上山,體驗了一場艱辛的“防洪”之旅。
在綠水青山、煙雨蒙蒙的風景里,半個小時盤山公路后,記者抵達了山間的一個取水口。
邱小軍是玉山縣廣源自來水廠負責人,此處正是水廠的水源取水口。取水口位于山間峽谷的河道中,這里修建了一個攔河壩,取水設備安裝在壩口一側,被鐵絲網層層包圍,水體中布滿石頭。
每逢下大雨,邱小軍都會領著員工驅車往山里趕。遇到暴雨,邱小軍等人索性住在山上,避免取水口被廢石廢渣堵塞。
“不去不放心,萬一斷水了,后果很嚴重。”邱小軍說。
取水口哪來的廢石廢渣?邱小軍稱,這與取水口上游的礦山有關。
據邱小軍介紹,早在2010年,玉山縣樟村鎮(zhèn)啟動了“萬人千噸飲水工程”。經樟村鎮(zhèn)黨委政府、玉山縣水利局領導和水利技術員選址考證,由江西省上饒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院設計,決定把水廠建在廣平村葛涼亭,水源地選在廣平三級電站下游。經縣水利局招投標,邱小軍中標后,于2010年11月份開始施工,2011年7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。
一張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取水許可證》顯示,廣源自來水廠取水地點位于玉山縣樟村鎮(zhèn)廣平村黃土嶺腳玉琊溪支流廣平水,取水量為94.17立方米/年。
邱小軍告訴記者,水廠主要服務樟村鎮(zhèn)廣平村、雁門村、百果村、雙溪村等地5000余居民,以及樟村鎮(zhèn)方村小學、進士小學、墩頭小學的1000余名學生,合計6000余人。原本水廠的水質一直達標,符合相關供水要求,但自從2013年之后,取水口上游開設了兩家礦場——樟村螢石礦、石英長石礦,嚴重危及飲用水源地水質。
邱小軍提供的一些視頻顯示,每逢暴雨天,渣石隨著河道被沖入自來水廠取水口前池。嚴重的時候,十余米深的取水口前池,被填埋得不足一米,取水口多次被堵死,工人們冒著暴雨清理廢石廢渣,加緊搶修取水設備。
據邱小軍介紹,自2013年到2018年,每年至少得清理飲水攔河壩內廢礦、廢渣石三四次,人工清理費計6至7萬元,6年僅清理費就花費了40余萬元。不僅如此,2017年6月21日,為了保障居民正常用水,該水廠投入70多萬元新建了一條攔河壩,保障日常取水。但由于取水口處于礦山下游,作用并不明顯。
“涇渭分明”的河道
順著取水口往上走,記者抵達了上游的樟村鎮(zhèn)廣平三級水電站。
邱小軍介紹稱,樟村螢石礦位于水電站右邊的一條河道附近,而石英長石礦位于電站左邊的一條河道上方,水電站則處于兩條河道的交匯處,水電站距離下游取水口不到1公里。
記者注意到,水電站右邊的河道上方100米處有兩個出水口,一個水清見底,另一個則渾濁深黃,形成了一條“涇渭分明”的河道。
水電站工作人員邱忠泉告訴記者,渾濁深黃的水是隨著樟村螢石礦排下來的。“這還算好的,要是下暴雨,廢渣廢石匯入河道直接會堵死閘門。”邱忠泉說,無奈之下,該水電站只能打開閘門,將石頭泥沙排向河道下游,這可苦了下游的水廠取水口。
邱小軍告訴記者,廢渣廢石進入河道的根源是螢石礦廢水廢渣并未得到任何處理,對水源地造成了不小的影響。
而正在生產的石英長石礦情況則更加糟糕。
記者徒步走上礦山,只見路面上布滿了貨運車輛撒下的尾礦粉末。在礦山的路口,尾礦堆積如山,因為沒有任何防護措施,有的尾礦已經掉落到旁邊的一個河道中,而這條河谷的水正是流往山下飲用水水源地。
隨著礦洞里機器的轟鳴,一股巨大的乳白色水流從礦洞泄水口直接沖下來,隨后流進旁邊的蓄水池,簡單沉淀后未做任何處理就流進了旁邊一條河道,這條河谷原本清澈潔凈的水體瞬間染成了乳白色。
對此,該礦山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采礦器械負責人承認:這些礦洞里出來的水的確是流到這條河谷里面,下大雨的時候,對水質確實會造成影響。
取水口水被檢出氟含量超標
在樟村鎮(zhèn),新法制報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居民。
廣平村居民何先生告訴記者,只要下暴雨,村里就會短暫停水,這讓他們很苦惱。后來,他們才知道,這是礦山廢渣廢石惹的禍。在村民邱先生的記憶里,2017年5月下了一場暴雨,村里直接停了十多天水,給他們的生產生活帶了諸多不便。
相比停水,邱小軍更擔心水質超標。
由邱小軍提供的一份檢測報告顯示,2016年8月1日,上饒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出具了一份《檢驗報告書》(饒疾控檢字[2016]第0653號)顯示,菌落總數380(標準值小于等于100)、總大腸菌群8(不得檢出)、耐熱大腸菌群(不得檢出),檢測結果不合格。
更讓邱小軍擔心的是,取水口曾被檢出氟化物3.72毫克/升,超標數十倍。
對此,江西省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中心工程師曾芳發(fā)告訴記者,我國規(guī)定飲用水中氟濃度小于1.0毫克/升,適當的氟是人體所必需的,過量的氟對人體有危害,氟化鈉對人的致死量為6~12克,飲用水含氟2.4~5毫克/升則可出現氟骨癥或氟中毒。
“一旦居民飲水出現問題,我就是第一責任人。”言語間,邱小軍透露出不安。
上饒市人大常委會督辦 要求8月底前整改到位
受訪時,樟村鎮(zhèn)政府副鎮(zhèn)長李文富回應稱,兩家礦山均辦理了采礦許可證、安全生產許可證,并取得了環(huán)評手續(xù)。此前,接到飲用水取水口被廢石廢渣影響的投訴之后,鎮(zhèn)里對水質進行了檢測,并沒有發(fā)現問題,但確實存在尾礦廢渣管理不到位排入河道的情況。為此,鎮(zhèn)里遂召集礦山老板陳小清等、水廠負責人邱小軍進行協商,并形成了“會議紀要”,要求礦山定期對河道進行清理。但由于雙方后來發(fā)生糾紛,清理一事被擱置下來。
“鎮(zhèn)里檢測水質是在晴天,哪能有問題?”邱小軍稱,檢測水質是否達標,應該選擇在暴雨時或暴雨剛剛過后。邱小軍表示,由于陳小清沒有按照“會議紀要”清理河道,他在清淤之后,要求陳小清承擔相關費用,遭到了對方拒絕。到目前為止,陳小清仍未支付這筆費用。
對取水口影響如此之大,當時環(huán)評是怎樣通過的?記者質疑。李文富回復稱,按照環(huán)評審批意見要求,尾礦是不能堆積在山上的,并應設立沉淀池,但礦區(qū)處理尾礦方式不到位,導致尾礦灌入河道。
李文富稱,截至目前,該鎮(zhèn)已關停樟村螢石礦,要求其按規(guī)定復綠;明確石英長石礦尾礦不得堆放,生產后立即拉往山下,對生產產生的廢水廢渣應設立沉淀池,再行排入河道。
據了解,此事引起了江西省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關注。
5月20日,上饒市人大常委會轉發(fā)了《省人大常委會2019年環(huán)保贛江行先期調研上饒市飲用水源安全暗訪情況》,明確要求玉山縣在今年8月底前整改到位。
樟村鎮(zhèn)黨委書記周斌對記者說,玉山縣還將組織環(huán)保、國土、質監(jiān)、衛(wèi)生部門聯合開展調查,拿出整改方案,讓當地居民喝上放心安全飲用水。